中心簡介

             對外開放共享是研究所公共支撐體系建設的目標之一,對提高科研水平、開展技術交流、促進學科交叉、吸引高層次人才、加強與企業的合作交流都有著重要的作用。根據中科院、江蘇省、蘇州市和蘇州工業園區的要求,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建設了融合器件加工和測試分析為主的公共技術服務中心,為我國現代制造業與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不斷提供新的知識與技術,為科研服務,同時兼顧企業要求,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撐。將研究所的公共技術服務中心建成國內一流服務中心,為長三角科研機構與企業提供優質服務。

            公共技術服務中心分為納米加工平臺、測試分析平臺、生化實驗中心和計算平臺。

            納米加工平臺是集微米、納米加工和檢測手段于一體的多功能的加工平臺。它是利用微納米尺度的加工手段進行電子、光電子器件、微納光機電系統、生物芯片和各種傳感器開發的技術支撐體系。作為中國科學院、江蘇省和蘇州市的公共服務體系,加工平臺既為研究院所和大學的科研開發活動提供服務,也為企業的納米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提供全方位的開放服務。同時,平臺為社會培養納米技術人才。平臺目標是建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面向國內外開放的納米科學研究和成果轉化的公共技術服務中心。

            公共技術服務中心對研究所、高校和企業全方位開放,主要的開放包括以下四種形式:

            1、設備資源開放

            所有設備對研究所、高校、企業甚至個人全部開放,申請人經過公共技術服務中心的技術人員培訓獲得上崗資格后可以獨立使用公共技術服務中心的設備從事科研和產品的開發。

            2、研究場地開放

            申請單位可以獨立運行所申請的超凈空間、安置研發設備,配合公共技術服務中心提供的設備資源進行研發工作。

            3、人才開放

            公共技術服務中心可以向申請單位或個人提供人員支持協助參與申請者非核心的技術工作或者開發行的研究工作。

            4、技術開放

            本著開放的原則,公共技術服務中心可以向使用單位或個人提供一般的技術條件,以促進加工測試技術進步,降低使用者的技術研發成本。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午夜dj影院在线观看免费视频|七七书包网|小向美奈子|久久久99无码一区